有不少新手媽媽分享,寶寶突然高燒到39度、咳到吐,甚至被診斷 RSV支氣管肺炎,最後住進醫院。對爸媽來說,孩子病了已經很難受,但其實媽媽心裡承受的壓力更大。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兩歲以下最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剛開始可能只是流鼻水、咳嗽,但常常短短幾天就惡化成喘鳴、呼吸急促費力,嚴重的甚至要吸氧、住院。很多媽媽看著寶寶躺在病床上、身上插著管線,真的會心碎到覺得「是不是我沒照顧好?」。
其實,孩子感染RSV並不是媽媽的錯。這種病毒傳染力超強,托嬰中心、公共場合、甚至家中兄姐帶回來,都可能讓寶寶中標。媽媽一邊要擔心孩子的病情,一邊又要面對工作被打亂、休息不足,還要承受自責和孤單,心理負擔真的很沉重。
能不能少一次住院?其實有新選擇
目前RSV沒有針對嬰幼兒的常規疫苗,也沒有特效藥,醫院多只能支持療法。好消息是,現在有單株抗體可以幫寶寶「超前防護」。
這和打疫苗不太一樣,它是直接把能對抗RSV的抗體打進寶寶體內,不需要仰賴寶寶未成熟的免疫力來生成抗體;目前台灣可以使用的單株抗體有兩款,一款是針對早產兒等族群的單株抗體,健保給付3-6劑不等;另一款單株抗體需自費,保護時間較長。多項研究已經證實,接種單株抗體可以大幅減少感染與住院的風險。對新生兒、早產兒,甚至健康寶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道防線。
給新手媽媽的話
RSV不是小感冒,它可能讓寶寶在幾天內病情急轉直下,也會讓媽媽陷入滿滿焦慮。但現在醫學有了新的防護方式,幫孩子擋下一次住院的機會,也能讓媽媽心裡多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