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11 月
2025

嬰幼兒左流右新首重RSV 同步接種長效型單株抗體,健康安心一次搞定

 

為了迎戰秋冬呼吸道疾病的盛行季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喊出「左流右新、健康安心」口號,並將於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的公費疫苗接種,除了50至64歲新開放接種的民眾,6個月以上的學齡前兒童,或是家中有未滿6個月的新生兒之父母,若尚未接種公費疫苗,應積極響應政府德政,及早完成接種。「除了流感與新冠肺炎以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對於家中嬰兒的健康衝擊更是不容小覷,一歲以下的嬰兒染病,相對於流感的重症與死亡風險,恐分別激增16倍、5倍,未來氣喘的風險還會增加3倍之多,應該盡力避免2歲前的RSV感染。」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教授建議:「家長們在響應『左流右新』的同時,家中有嬰幼兒的家庭也應『首重RSV』,為家中寶貝接種RSV長效型單株抗體,直接、快速提供寶寶半年以上的保護力,讓他們能夠安心度過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

RSV症狀兇險變化快:1歲以下嬰幼兒高達4成有下呼吸道感染風險 易缺氧、呼吸衰竭送醫

感染RSV初期症狀多為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與流感、新冠肺炎、感冒相似,但最大的不同是,RSV更容易對嬰幼兒的健康帶來災難般的衝擊。黃立民教授警示,流感、新冠肺炎、感冒、侵犯到下呼吸道的風險分別僅有7%、23%、2%,然而在嬰兒期感染RSV產生肺炎或細支氣管炎的風險最高可達40%,風險最高可差20倍之多。有鑑於嬰幼兒氣管較為細小且處於發育期,發生肺炎後產生的痰液容易造成堵塞,可能進而造成缺氧、急性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病童可能需要緊急送往加護病房插管治療。

黃立民教授進一步說明,這樣的結果我們也可以在各國研究報告中看見。與流感相比,新生兒感染RSV後的急診與住院率竟是流感的16倍;死亡率也比流感高出5倍,更是造成一歲以下嬰幼兒死亡的主因之一。許多家長誤以為早產兒或罹患先天疾病的寶寶才因RSV而重症,但事實上,根據臨床觀察,超過八成因為RSV而住院的嬰兒,原本都是健康且足月出生的孩子,此外 5歲以下孩童都可能有重症風險,不可不慎!

RSV難治療、關鍵在預防!長效型單株抗體出生即適用、直接立即提供半年以上保護力

儘管RSV對健康衝擊劇烈,但卻不像流感、新冠肺炎有特效藥可使用,僅能透過支持性療法緩解症狀,盡可能的透過氧氣噴霧、止咳、退燒藥等讓孩子舒服一點,但實際上還是需要仰賴病童自身的抵抗力去殲滅病毒。黃立民教授分享:「許多家長看著孩子受苦卻無力多做些什麼,除了心疼以外,更是對於自己輕視預防RSV,讓寶寶受苦而感到懊悔不已。」

黃立民教授說明,今年起,嬰幼兒RSV預防多出了一個強力武器—「長效型單株抗體」,透過一次性施打,可以提供半年、甚至更長的保護力。有別於一般疫苗需要透過刺激免疫系統才可以生成抗體,長效型單株抗體是直接將現成抗體注入體內,降低病毒感染風險。也因為無須等待接種者的免疫反應、預防方式更為立即。0至2歲的嬰幼兒都可適用,也可以跟流感、新冠肺炎疫苗一同施打,並不會相互排斥影響,快速為寶寶建立呼吸道疾病防護網。因此鼓勵家長帶寶寶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時,主動與醫師討論,並在醫囑下接種長效型單株抗體。

黃立民教授進一步指出:「儘管我國是在今年才有長效型單株抗體,但在歐美各國已經有多年的使用經驗,根據歐美真實世界使用結果,保護力高達近9成之多,效果相當穩定;就算在少數的情況嬰幼兒不幸感染RSV,也可以大幅降低8成的住院風險。無論是在疾病預防或是避免重症各種層面,都帶來顯著的助益。」

罹病後氣喘風險增3倍 雙寶媽:大寶氣喘後遺症身心俱疲,二胎出生即刻接種避免遺憾

「許多家長因為不知道或是輕忽RSV的衝擊,而沒有積極預防。但事實上,RSV的衝擊可不只有感染當下,就算家長與孩子熬過罹病的煎熬,還可能落下長期後遺症」,黃立民教授提醒:「感染過RSV的孩子,日後罹患氣喘或反覆性喘鳴的風險是未感染者的3倍,且影響可能持續到青春期。然而這段期間是孩子養成學習習慣、建立社交技巧的關鍵時間,孩子在起跑點就面臨重重阻礙的窘境,是許多家長都不樂見的。」

一位謝姓雙寶媽分享,她的大寶在嬰兒時期因感染RSV住院近兩週,雖然孩子在全家人全天的照顧下終於康復了,但仍因為病毒侵犯到下呼吸道而落下氣喘體質。現在她需要定期請假帶孩子回診治療氣喘,並督促大寶每日服用氣喘的藥物,在日常生活上也要特別打造低過敏源的環境,大大提升了孩子照護成本與心力。因此在二寶出生後,立即為其接種長效型單株抗體,擔心憾事再次發生。她也提醒:「千萬不要跟曾經的我一樣,誤認RSV只是小感冒。我們以為的『小小感冒』可能造成孩子長期的健康衝擊,甚至影響家中寶貝的一生。千萬不要等到事後才後悔,及早預防RSV真的很重要!」

別讓呼吸道疾病趁虛而入 嬰幼兒左流右新首重RSV 多管齊下建立預防戰線

黃立民教授鼓勵,迎戰呼吸道疾病盛行季,除了響應政府德政積極完成「左流右新」預防以外,也應該積極預防RSV。也除了醫療預防措施外,日常照護同樣重要,建議減少帶嬰兒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勤洗手、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若家中有人出現感冒症狀,應避免與嬰兒密切接觸。

 

參考資料

  1. Hoy G, Kuan G, López R, Sánchez N, López B, Ojeda S, Maier H, Patel M, Wraith S, Meyers A, Campredon L, Balmaseda A, Gordon A. The Spectrum of Influenza in Children. Clin Infect Dis. 2023 Feb 8;76(3):e1012-e1020.
  2. Sobolewska-Pilarczyk, M., Pokorska-Śpiewak, M., Stachowiak, A. et al.COVID-19 infections in infants. Sci Rep 12, 7765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11068-0
  3. Zhou H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2; 54(10): 1427–1436
  4. Hansen CL et al. JAMA Netw Open 2022; 5(2): e220527.
  5. Colosia A, et al. Influenza Other Respi Viruses. 2023;17:e13100
  6. Torres, J. P., De la Maza, V., Kors, L., Villarroel, M., Piemonte, P., Izquierdo, G., … Mejías, A. (2023). Epidemiology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hospitalization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admission among infants in Chile: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JAMA Network Open, 6(7), e2324620.
  7. Colosia A, et al. Influenza Other Respi Viruses. 2023;17:e13100
  8. Sigurs N, et al. Thorax. 2010;65:1045-52.
prof_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