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11 月
2025

疾管署數據揭示:RSV檢出率持續攀升,家長別忽略這位隱形Boss

 

最近大家都在關心流感疫情,但其實根據疾管署的資料顯示,除了流感之外,第二名的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和第三名的腺病毒也正在活躍中。從今年下半年全國的檢測趨勢來看,RSV的佔比一路往上升,圖表上那條紫色線越拉越長,表示病毒正在默默擴散。別被流感的新聞聲量掩蓋了,RSV其實才是近期值得注意的「隱形對手」。

這個病毒的傳染力是流感的三到四倍,尤其在月子中心、托嬰機構或家中有小寶寶的環境裡,特別容易出現群聚感染。好消息是,目前流感和RSV都有預防方式。流感可以透過疫苗接種降低感染風險,而RSV則有兩種防護策略:孕期接種疫苗,或是寶寶出生後施打單株抗體。這兩者可以互相補強,讓保護力更完整。

很多準媽媽會問:「如果我懷孕時打過RSV疫苗,寶寶出生後還需要打單株抗體嗎?」答案是肯定的。孕婦接種後產生的抗體會經由胎盤傳給胎兒,但每位媽媽的免疫反應、胎盤功能和傳遞效率都不同,寶寶實際獲得的抗體濃度也會有差異。雖然孕期接種的確能幫助媽媽不容易感染、也讓新生兒一出生就有初步防護,但考量到抗體可能隨時間下降,仍建議寶寶在出生後最遲六個月內接種單株抗體,以確保整個流行季都受到保護。

RSV是造成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毒之一,像細支氣管炎或肺炎都與它有關,對兩歲以下的寶寶尤其威脅大。一歲以下感染過RSV的孩子,未來罹患氣喘的風險甚至可能提高四倍。在照顧環境密集的地方,例如月子中心或托嬰園所,常見整批寶寶輪流咳嗽、發燒,就是這個病毒在作祟。

對爸媽來說,現在正值秋冬交替的呼吸道感染高峰期,除了流感,也別忘了這位「隱形Boss」。提早與醫師討論接種規劃,從孕期到出生後建立雙重防護,才能讓寶寶在最脆弱的階段擁有最完整的保護。

prof_lee